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院“共同家园·沂路山海”支教调研团响应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共同的家园”专项号召,于2025年7、8月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开展实践活动。

按照实践计划,团队在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线下支教,开设“沂蒙文化中的民族交融”等特色课,解析沂蒙小棉袄等实例,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宣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日常。团队也在沂城街道、杨庄镇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为了解当地语言使用情况,团队开展调研摸底,覆盖青少年、基层干部等群体,为推普策略提供实证支撑。




此外,团队进行文化溯源,聚焦省级非遗“沂蒙小棉袄”,采访其创始人吴照京,实地感受制作流程,并重点梳理其中体现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元素。在进行历史遗存考证时,团队考察“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和齐长城沂水段,进一步佐证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队员们走访“沂蒙红嫂”后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在铸牢共同体意识中的纽带作用。
沂路山海,一路生花。我院“共同家园·沂路山海”支教调研团在沂蒙大地以实践为笔,以真情为墨,获得了当地政府以及群众的赞扬和认可。团队通过支教帮扶、语言推广、文化溯源三者联动,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