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经历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联,积累可供后续文化研究的实证资料,我院“老舍在济南”文化宣传队于8月13日至8月19日期间前往济南市老舍纪念馆、老舍旧居等地展开了调研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调研及资料整理过程中,积极沟通、密切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在准备阶段,团队成员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渠道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了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并广泛搜集1930年至1934年间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相关资料。团队成员通力协作,结合《老舍年谱》《老舍全集》以及相关论文等资料,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经历、工作内容和创作情况,并着重对老舍先生在济南时创作的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以及散文《一些印象》等进行研读分析。由此,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老舍先生在济南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及其创作情况,为此后实地调研工作的展开以及调研资料的整理汇编做好了准备。

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分组前往了大明湖景区内的老舍纪念馆以及南新街58号的老舍旧居,在实地参观的同时,积极与老舍旧居等地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为进一步了解老舍先生与济南的文化连结及其保存、发展现状奠定了基础。在与老舍旧居等地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老舍先生与济南的文化连结至今仍是济南市的重要文化符号,在学生和游客中备受关注。济南市老舍纪念馆等地的工作人员及相关机构一直致力于深入解读老舍先生的创作思想及其与济南市的城市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推出了经典作品读书会、暑期研学等系列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实地观察了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环境,深切体会到了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与济南的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对济南市老舍文学创作及其思想精神的保护与宣传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及时对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并将其与调研开始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合。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对当天的照片、录音、走访笔记按照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进行了整理,与前期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比对和整合,补全了老舍先生在作品中描写的泉水、集市、课堂等场景的原始素材来源,厘清了若干短篇与散文的创作时间线,并标出仍待验证的细节。通过团队成员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整理,济南市老舍纪念馆及旧居的丰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济南作为“老舍文化”重要发源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团队成员与纪念馆、旧居工作人员的深入合作,为当地文化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与研究资料,促进了老舍文化在济南的深入挖掘与传承。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撰写了调研报告,梳理了社会实践的具体成果。
经过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我院“老舍在济南”文化宣传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成员探究了老舍先生济南时期文学形象的生成与变化及其与济南市城市文化的内在关联,并由此进一步了解了老舍先生的创作思想及其文化影响力。未来,团队成员还将进一步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关注其作品中城市与文学的互生关系,感受并传递这份跨时代的文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