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席教授白龙(Andrea L. Baldini)于知新楼A620室以“代际美学:构建跨越时代的正义”为题,为国际学术研习营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刘晓艺教授主持。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哲学系罗德里戈·杜阿特教授,湖北大学访问学者、武汉纺织学院特聘教授大卫·布鲁贝克,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史与美学系王卓斐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玛丽娜·瓦西里耶娃教授,我院副院长杨建刚教授出席,吸引了来自校内外数十所高校的百余名研究生到场学习。

讲座伊始,刘晓艺教授介绍了白龙(Andrea L. Baldini)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白龙教授先后在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和美国天普大学获得文本科学博士与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涵盖美学、知识产权法与视觉文化领域等多个领域,重点关注如何通过街头艺术、涂鸦及公共艺术,将创造力注入日常实践中,并赋予其政治与社会意义。
讲座聚焦“代际审美正义”这一核心议题。白龙教授首先指出,“代际美学正义”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应仅限于当代人对未来世代的历时性责任,更须关注共存世代间的共时性审美冲突。接下来,白龙教授通过“青少年涂鸦”与“儿童街头”这两个案例,进一步说明共时性审美的不公:即成年世代主导的审美标准与政策,如何压制了青少年与儿童的审美表达。白龙教授强调,这种压制会造成历时性后果,剥夺未来世代继承多元文化环境的权利。针对这一现象,白龙教授指出,实现代际审美正义的关键在于纠正当下的共时性不公,因此可以通过包容性政策与立法,承认并尊重所有年龄群体的审美价值,从而为所有世代构建一个真正公正且充满活力的文化未来。
在互动环节,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涉及动漫与涂鸦等亚文化、如何平衡青年人的表达欲望(如涂鸦)与社会秩序、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对儿童审美的包容程度等问题。白龙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耐心且有启发的回应。
讲座最后,刘晓艺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白龙教授的讲座为大家提供了多重研究视角,对推动代际美学问题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国际学术研习营讲座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