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王玮做客新杏坛纵论人文学术研究
|
10月19日,作为我院校庆1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华读书报》总编辑、我院79级校友王玮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717教室为学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人文学术研究与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的精彩讲座,学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郑春对王玮校友在校庆110周年之时重返母校表示欢迎,对王玮及《中华读书报》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了简单介绍,同时回顾了长期以来的深厚情谊。王玮先生则以一个校友 |
|
发表时间:2011年10月24日 |
|
杨金月校友回学院畅谈新闻联播“金...
|
10月27日下午,正在山大参加中央电视台2012年校园招聘宣讲会的《新闻联播》节目制片人、我院81级校友杨金月应邀回访自己读书的地方,并做客新杏坛以“《新闻联播》的‘金’标准——兼谈大国家安全观”为题做了精彩讲座。山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建民等校友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我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 郑春首先代表学院欢迎校友们的到来,他一一介绍了在座校友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对他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工作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04日 |
|
旅法著名作家山飒做客我院新杏坛
|
11月2日,作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旅法著名作家、艺术家山飒(本名阎妮)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C座501教室为我院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书写生活,描绘世界——对话欧洲文学与艺术”的精彩讲座,我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冯炜主持了讲座。 讲座一开始,冯炜首先对山飒的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了简单介绍。山飒则对法国法语联盟的支持和山东大学的邀请表示了感谢。讲座中,山飒以自己童年生活为切入点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04日 |
|
一级教授盛宁畅谈“回归审美的三种...
|
近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盛宁做客文学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学术报告厅以“回归审美的三种可能”为题,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刘林主持。 讲座开始,盛宁教授首先介绍了“回归审美的三种可能”这一主题的来源,认为 “回归审美”这一主张早已由来已久。盛宁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回归审美的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在现有条件下,对传统美学基本的概念、理论进行精确校准、仔细 |
|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0日 |
|
莫言长兄讲述莫言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
|
11月9日,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大哥、高密一中原副校长管谟贤应邀作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620学术报告厅为山大师生带来了“莫言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此次讲座由我院院长郑春与贺立华教授共同主持。 讲座开始前,郑春代表学院对管谟贤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再次表示祝贺,并对长期以来管谟贤、莫言兄弟二人对我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随后他为大家介绍了管谟贤 |
|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0日 |
|
林华博士谈生成音系学的历史发展与前瞻
|
|
|
发表时间:2012年12月30日 |
|
“新杏坛”第86期:哈筱盈教授讲授...
|
7月1日晚,来自美国Bowling Green州立大学的哈筱盈教授做客我院第八十六期“新杏坛”,为同学们讲授美国的广告与媒体教育。臧丽娜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广告学界领军人物邓相超教授,山东睿奥形象策划公司总经理陈冠军先生,山东国际广告公司策划部总监李勇先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张晓群博士以及来自山东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广告专业的教师代表参与 |
|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05日 |
|
“新杏坛”第87期:随作家王春芳走...
|
10月28日晚7:00,第八十七期“新杏坛”在文史楼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新锐作家、深圳电视台资深媒体研究员王春芳携作品《四分之一天堂》前来做客,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建华主持了本期“新杏坛”。 王春芳祖籍山东即墨,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四分之一天堂》是他新近创作的一部都市长篇小说。作品以深圳为城市对象,书写了四名“80后”女大学生在现代都市的成长与人生经历 |
|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29日 |
|
“新杏坛”第88期:冯铁教授谈翻译...
|
11月11日下午,第八十八期“新杏坛”在文史楼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铁教授应邀担当此次“新杏坛”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翻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精彩讲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了此次“新杏坛”讲座。 冯铁教授出生于1958年,是瑞士日内瓦人,曾先后于柏林、台北、北京及波恩学习汉学、哲学以及比较文学。冯铁先生是欧洲汉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12日 |
|
“新杏坛”第89期:陈中华畅谈一个...
|
11月26日,应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大众日报》高级记者、校友陈中华重归母校,做客“新杏坛”。下午3时,第89期“新杏坛”在文史楼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陈中华校友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一个新闻人的理想和实践”的精彩讲座,受到热烈欢迎。讲座由我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冯炜老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讲座中,陈中华首先表达了作为一名山大学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此次返回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27日 |
|
“新杏坛”第92期:鲁国尧教授畅谈...
|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27日 |
|
“新杏坛”总揽
|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于杏林设坛开讲,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 公元二千零四年五月,小树林旁,杏坛新开,秉“有教无类”、“和而不同”、“以文会友”的儒家传统精神,又吸纳“自由”、“开放”、“平等”、“多元”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规则。既承古训,又含新知,故名“新杏坛”。 至今,“新杏坛”已开九十余期,讲座内容涵盖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以其前沿的学术交流、胸怀开放的包容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
|
“新杏坛”第93期:朱晓农分析语音...
|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
|
“新杏坛”第94期:旅美作家潘郁琦...
|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
|
“新杏坛”:戴庆夏教授谈“类型学...
|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