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上午9时,韩国岭南大学美学教授闵周植(Min Joosik)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620室为“当代美学前沿: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习营同学及我院文艺学专业师生,做题为 “景观美的美学研究” 的国际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我院主办,由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陈硕老师主持。出席讲座的老师有:罗德里戈・杜阿特教授、曾繁仁教授、白龙教授、大卫·布鲁贝克教授、阿尔捷姆·拉迪耶教授、杨建刚教授等。

讲座伊始,主持人陈硕老师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主讲人闵周植教授的学术经历与研究贡献。闵周植教授现任国际美学协会副主席、韩国岭南大学美学教授,同时担任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长期深耕韩国古典美学、东亚艺术比较研究领域,在国际美学界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
在讲座中,闵周植教授以“人类与景观的共生关系”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景观美的结构、原则与特征。他指出,景观美诞生于人类精神活动与自然的互动之中,当自然以有序的宇宙图景被静观把握时,便形成了兼具独特性与普遍性的景观美。在结构层面,景观美的发现可追溯至彼特拉克攀登旺图山的审美体验,而其本质是“精神性自然”,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深度关联。
针对东西方景观美的差异,闵教授也提出了新颖的见解。他认为,西方景观美追求超越现实生活的非日常空间之美,而东方“山水”景观则强调在现实生活的自然景致中体悟宇宙法则,北宋郭熙关于“可游可居”的山水理念正是东方景观美学的核心体现。二者虽路径不同,却共同将人类理想生活诉求寄托于自然景观之中。
在景观美的原则与特征部分,闵教授详细剖析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交融关系,强调空间的开阔性、现实感与持续开放性是景观成立的关键条件。他特别指出,景观美具有偶然性与瞬时性,天气变化等自然因素会赋予景观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审美心境则是连接景观与美感的核心纽带,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统一的精神状态。
讲座结束后,曾繁仁教授首先进行点评。他指出,闵周植教授的演讲不仅系统呈现了景观美学的前沿理论成果,更以丰富的历史案例、跨文化比较的新颖视角,为师生搭建了东西方美学对话的桥梁。其中对景观美与人类存在的深层关联的论述,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启示。随后,多位师生陆续提问。研习营的学员们围绕景观美转化机制、“如画”与景观美的关系、数字虚拟景观是否属文化景观等问题展开踊跃提问。
讲座最后,主持人陈硕老师代表现场的全体师生向闵周植教授的耐心解答致谢,讲座在热烈持久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