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新时代生态文化著译丛书”策划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会议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友峰教授主持,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繁仁教授和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所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本次会议。
曾繁仁教授强调生态文化研究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充分肯定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对生态文化研究的持续投入。他指出,丛书需系统整合学界研究成果,推动生态文化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对此出版策划寄予厚望。鲁枢元教授深情回忆了自己与山大的交往,阐释了对生态文化的独特见解。他强调,丛书应立足生态文化研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时就丛书编委会设置和出版编辑提出建议。

河南文艺出版社郑雄主编介绍了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及专业优势,强调本次丛书策划旨在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社会影响力的精品项目,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他表示,出版社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深化本土生态文化资源的发掘,引进国际前沿成果,促进中西生态思想的交流互鉴。最后,郑雄主编对丛书的未来规划及系列架构作简要介绍。

与会学者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就丛书入选书目与作者展开讨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赵奎英教授充分肯定了丛书出版的条件与优势,表达了对丛书出版的支持与期待,并从引介与翻译国外研究成果的角度提出建议。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李勇教授提出,通过经典著作再版、现有书稿发掘以及定向主题征稿三条路径,系统推进丛书出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刘蓓教授围绕生态文化的概念内涵与丛书主题的范畴边界展开讨论。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常如瑜教授提出生态文化的跨文化研究,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西方理论对中国生态文化的影响两方面展开分析,并就经典著作再版与丛书装帧设计提出建议。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孙丽君教授、杨建刚教授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生态文化概念的内涵与范畴,对丛书入选书目标准给出建议。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胡友峰教授立足学术研究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和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强调丛书要关注时代命题与学术前沿,同时表示了对该出版计划的深切期望。

曾繁仁教授最后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曾教授高度评价丛书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围绕丛书策划及编委会设置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丛书将有力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交流与建构,推动生态文化的普及与传播,为生态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助力。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已成为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次会议汇聚国内生态文化研究领域内的多位学者,围绕河南文艺出版社“新时代生态文化著译丛书”出版策划,就新时代生态文化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并对丛书策划提出若干建议。会议彰显了国内生态文化研究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对推动生态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