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学术交流赋能研究生培养,助力构建兼具传统根基与时代视野的中文学科共同体,2025年4月19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跨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A111会议室开幕。我院副院长杨建刚、研究生辅导员果娜、研究生教务张洁,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闫文杰、副院长李跃力、尚永亮教授、李西建教授及两校部分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学术盛会。

上午8点30分,论坛在李跃力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闫文杰书记在致辞中强调,两院同属人文重镇,此次论坛是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学科交融的重要实践。杨建刚副院长代表团队回应,指出跨校交流能为研究生提供多元学术视角,期待两院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在文学研究中碰撞出新火花。双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共识,从战略高度锚定“双向促进”目标,为论坛奠定了开放、共享的学术基调。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闫文杰书记)

(我院杨建刚副院长)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跃力副院长)
开幕式后,两场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主题讲座相继展开。陕西师范大学尚永亮教授以“文学研究层级与学者的知识结构”为题,从学术研究的底层逻辑切入,指出文学研究的五个层级,系统阐释了研究者如何通过跨层级、跨领域的知识整合提升研究格局。随后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教授聚焦“数智时代的学术研究与文化选择”,结合AI技术对人文研究的影响,提出在数据化浪潮中坚守人文内核的重要性,引发了关于科技与人文关系的热烈思考。两场讲座紧扣“学术研究的本质与时代挑战”,既有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深度解构,也有对数智时代的前沿回应,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思辨盛宴。
下午,论坛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不同专业设置了六个平行分会场。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展现出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精神。每个分会场均有青年教师担任评议人,以敏锐的学术视角点评发言,既肯定创新点,也提出建设性建议。平行分会场的设置以“精准化议题”推动深度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体现了中文学科蓬勃的创新活力,为学术传承注入了新鲜动能。

(文艺学分会场)

(汉语言文字学分会场)

(中国古典文献学分会场)

(中国古代文学分会场)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会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分会场)
此次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文学院跨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两校研究生学术对话的平台,增进了两院之间的深厚友谊,更为中文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发展、交流互动的重要契机。我院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期待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与陕西师范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中文学科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