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显明:山东大学璀璨夺目的一年
|
据山大新闻网消息,12月21日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揭牌暨杰出学者聘任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他说,今天是山东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也是自己回山大三年多来非常高兴的一天。2011年的山东大学可以用璀璨夺目来形容,这一年里学校完成了四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省部共建协议的签署;第二件大事是集中全校智慧制定了“攀越”计划、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第三件大事 |
|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24日 |
|
评论家眼中的2009中国文坛
|
雷达:仍少有直指人心的力作 年终盘点是一种习惯,也有必要,但文学不是按年头突变的。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端倪。但今年仍有几点给我印象深刻。 一是,我早指出过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分化问题,各类阅读井水不犯河水,这情况已有几年了,到近年尤盛。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类型小说,吸引了大量青年读者,类型化创作不但在网上也在图书市场上强势,比如悬疑,推理,玄幻,盗墓,穿越,后宫等等,传统文学读者的一些人 |
|
发表时间:2010年01月12日 |
|
曾思玉:一位开国中将写给未来的信
|
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 他是一位传奇英雄,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他还是“小人物”时,就为确定红军长征的胜利方向作出过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大军区正职级别上的他又做出了令很多人瞠目的选择:带头告别领导干部“终身制”,主动要求“裸退”,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他今年101岁。耄耋之年他战胜了癌症,百岁之际他又一次与死神抗争,得以 |
|
发表时间:2011年08月08日 |
|
中文系05级吉霙:遥远山区的支教生活
|
吉霙: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学生,2009年9月参加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山西大同灵丘县上寨镇上寨中学服务至今。 图为与学生们在操场上的合影。 这是一片不一样的天空,没有大城市里让人压抑的灰白。晴天时,天空永远是让人心灵通透的湛蓝;黄昏时,夕阳的光辉会让天际的云层变幻成一匹华美的织锦缎;这里有不一样的群山,极目远眺除了山还是山。雪后,山间一片银白,银装素裹的群山,在雪后阳光的照耀下显出 |
|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23日 |
|
张皓宇:倔强的香椿
|
张皓宇,我院中文系07级本科生,2007年河北省任丘文科状元,曾获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入校后凭借顽强意志,克服先天性疾病困扰勤奋学习,先后荣获各种奖励,并被评为山东大学2009“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 “一副残躯,两只好拐,身无硬骨,心忧天下。先天忧,后天乐。非80后之80后,非写手之写手。”这是张皓宇在他的“心容寰宇,怀纳辽渊”博客中的自我介绍。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在校外租了 |
|
发表时间:2010年07月21日 |
|
项怀诚:我爱我的新山大
|
项怀诚,我院中文系1956级校友,毕业后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工作。1998年任财政部部长,2003年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山东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 图:项怀诚部长(左三)与学院领导及部分北京校友合影 值此山东大学百年校庆之日,我能够回到母校,和大家一起共同欢庆这一美好而又令人难忘的时刻,心情格外喜悦和激动。母校让我作为校友代表讲几句话,实在愧不敢当 |
|
发表时间:2010年09月10日 |
|
徐显明:凡我在处便是山大
|
自去年闻听1956级中文系校友们要推出一个纪念文集后,我就期盼着能先睹为快。今年终于得偿所愿。我想,这个文集既是明年校庆110周年时获得的一份校友献礼,也是山大厚重历史中的又一份宝贵财富。1956级中文系校友在山东大学四十余万众毕业生中,是一个能够在多方面体现对山东大学代表性的群体,历来引人瞩目。 说这个群体在所有校友群中显得比较醒目,主要鉴于以下几点:一是这个群体可以说从成才层面 |
|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15日 |
|
樊丽明:“顶天立地”做学问
|
采访到樊丽明教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则她为人低调,不愿在媒体上露面。二则她公务繁忙。作为山东大学的副校长,她负责全校的本科教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基金管理、校董会以及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等,行政工作颇多。 与此同时,樊丽明还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每个学期至少为博士生或硕士生们开一门课。目前,樊教授带着三个年级的9个博士生和更多的硕士生,这学期她开的课是《西方财政学专题研究》。樊丽明1982年 |
|
发表时间:2010年05月27日 |
|
冯其庸: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项...
|
“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项伟大创举。”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冯其庸向记者表示。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正式开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出土的文字文物为支撑,向世人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并呈现我国多民族文字大家庭盛况。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冯其庸先生。 今天充分认识到“文字”的意义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7日 |
|
“九校联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目标
|
10月9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9年会议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该系列研讨会从2003年开始,今年已是第七届了。然而,因为“九校联盟”(简称“C9”)在这次会议上的诞生,人们已将其誉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会议。 该联盟的成员是我国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14日 |
|
像萨缪尔森那样关注弱者
|
作为经济学家,他从未忘记对道德准则的关注,“我的准则很简单,就是支持处于劣势的人们”。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经济学家应替穷人说话还是替富人说话”的争论。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感慨,“1932年对于经济学家可谓是生逢其时。”众所周知,1932年正是20世纪大萧条最黑暗的时刻。但大萧条又如斯芬克司之谜,吸引了当时无数最优秀的头脑。萨缪尔森是其中最热忱的一位,他甚至公开否认自己生于1915年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21日 |
|
敬请关注“专业荐书”
|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院同学对学院各专业的了解,提升大家的专业兴趣并有助于今后的专业选择,应同学们的要求,我们特别邀请我院各研究所所长、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部分专业老师为大家列出一个各自专业最为重要的阅读书目。从本周起,我们将在“撷英集萃·专业荐书”栏目中陆续刊出,敬请同学们予以关注。 这一书目是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各二级学科为单位分别开列的,每个专业20种。这是各专业的老师们希望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将来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09日 |
|
陈思和:人文教育的危机
|
1993年,上海有几位人文学者发起“人文精神寻思”的大讨论,我也在其中,当时引起很多非议,上上下下都有争论。转眼十多年过去,弘扬人文精神已经成了一个时髦话题,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围绕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展开活动。对于这个已经成为显学的话题,我倒是有了一点点怀疑。如果说,我在近十多年中鼓吹人文精神和实践人文教育的努力从未有过松懈,那么,现在要我说点体会的话,我只有感到失败的经验。 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 |
|
发表时间:2009年09月22日 |
|
李开复:致女儿的一封信
|
李开复,毕业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等职。2009年辞职,创办创新工场。 他非常关心中国学生的成长,创办了开复学生网(现改为我学网),并有多封给中国学生的信,深受学生的喜爱。 图为女儿读大学前的全家福。 (以上为编者注) 当我们开车驶出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我想写一封信给你,告诉你盘旋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02日 |
|
项怀诚:手表和大衣的故事
|
项怀诚 我院校友,1956—1960年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曾任财政部部长,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父亲走了9年了,今年是他老人家100岁冥寿;母亲也已经走了两年。很想写一点文字纪念二位老人。 一块旧手表 1956年夏天,我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祖母开始为我准备行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年我17岁,少不更事,对于祖母为我准备的棉被、线毯都不太关心 |
|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