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教授谈新媒体与当代社会变革
|
5月28日下午3时,复旦大学教授、新闻学界著名学者李良荣做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新媒体与当代社会变革”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教授唐锡光主持。 唐锡光对李良荣的到来表示欢迎,称其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并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从中得到启发。 李良荣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他最新的课题——“互联网与大学生”,该研究推翻了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刻板成见 |
|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29日 |
|
倪建平研究员谈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
|
5月26号下午三点,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倪建平博士访问我院并作客“新杏坛”,郑春院长会见了倪建平研究员,双方就加强合作进行了交流。随后倪建平在知新楼A606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国家形象与中国同中亚的经济合作——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冯炜主持。 冯炜首先对倪建平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倪建平的学术简历和研究成果,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充分吸收 |
|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28日 |
|
钱捍先生做客新杏坛讲“摄影与人生”
|
12月8日,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山东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钱捍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C501作题为“摄影与人生”的精彩讲座,院长助理刘悦坦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钱捍先生从20世纪末中国三件大事谈起,讲述了亲历香港回归、长江抗洪抢险、澳门回归三件大事的切身经历,从“很庆幸”、“很惭愧”、“很想说”和“敢肯定”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接着,钱捍讲述了亲历的几次精彩拍摄——新世纪第一天亲登泰山 |
|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09日 |
|
师生同心共战疫,多措并举促发展
|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院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和学校相关防疫要求,按照“精耕细作”的原则,精细建立工作台账,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全院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服务保障工作,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大局。 加强党的领导,疫情防控责任再强化、措施再落实。学院党委快速响应、统筹谋划、细化部署,多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党支部书记会、学生工作会议、年级大会和主题班会等,围绕疫情防控和学校相关工作加强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 |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05日 |
|
服务师生,我们在行动——我院学子...
|
温情四月,青枝翠蔓,莺歌燕舞。疫情之下,我们为了守护这份平和,文院学子在行动。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守护全体师生的安全健康,我院严格执行学校的疫情防控政策,并积极承担学校相关防疫志愿工作。 4月3日,我院组织同学们前往校园内两处天猫超市参与疫情防控之下的后勤保障志愿服务工作。征集志愿者的通知一经发出,我院同学踊跃报名参与,并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志愿工作中来。 他们身着象征志愿精神的红马甲 |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05日 |
|
我院开展“走进心灵”专题讲座
|
4月1日,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升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我院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范蕊老师为2021级本科生带来一场以“你真的想恋爱吗”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以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2021级闻一多班团支书范悦昕主持,辅导员张英杰参加。 讲座采取开放式的问答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同学们。范蕊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依托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提出 |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04日 |
|
关于开展“春风送暖入泉城,强体健...
|
为坚决执行学校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保证全面封校期间我院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疫情阻击战”中展现青年力量,院团委现面向全院各团支部,开展“春风送暖入泉城,强体健魄驱时疫”主题团日活动。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在院团委的组织指导下,以各团支部为单位,发挥优秀团员榜样作用,围绕增强体质、舒畅心情等关键点发力,有序开展室内外体锻活动。 二、开展时间 2022年4月 三、工作安排 (一)开展每日 |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03日 |
|
台湾中研院院士丁邦新谈中国语言与文学
|
9月26日晚19点,著名语言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丁邦新教授做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620室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语言与文学相关的几个问题”的精彩讲座。本讲座由我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树铮教授主持。 张树铮首先对丁邦新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丁先生的学术成就。丁邦新早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美国 |
|
发表时间:2013年09月28日 |
|
西班牙画家胡安•里波利斯做客我院...
|
9月26日下午三点,西班牙当代著名画家胡安·里波利斯应邀做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620教室作了题为“彩虹:胡安·里波利斯的世界”的精彩讲座,吸引了院内外20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主持了本次讲座,外国语学院的张沁园老师担任现场翻译。 讲座伊始,曾繁仁对胡安·里波利斯先生来到山大表示欢迎,并为其已至81岁高龄却仍葆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胡安·里 |
|
发表时间:2013年09月28日 |
|
日本九州大学静永健教授畅谈《琵琶行》
|
近日应我院邀请,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静永健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A座620举行了一场题为“白居易《琵琶行》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小舒教授主持,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冯建国、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陈翀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静永健教授简单介绍了九州大学文学部。接下来,静永健从研究文学作品版本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在日本汉学 |
|
发表时间:2013年09月23日 |
|
《牟世金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大...
|
2022年8月8日上午,由我院主办的“《牟世金文集》出版暨牟世金学术座谈会”在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并同步召开线上会议。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华侨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读书报等多所高校和新闻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牟世金先生 |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09日 |
|
我院程相占教授为2020年度国家艺术...
|
8月1日上午,我院副院长程相占教授受邀,以“生态美学建构中东西方资源的融合——以高主锡为讨论中心”为题,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专题授课。 程相占主要从西方环境美学与东亚美学的融合过程、融合东西美学资源基础上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两部分进行讲解。在第一部分中,他首先阐释了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基本含义,通过比较法国凡尔赛宫和中国八卦图的设计理念,讲解了东西方 |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08日 |
|
吴开晋先生学术生涯浅探
|
吴开晋先生1934年11月生于山东省阳信县。幼年随祖父吴朝海在家乡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45年赴北平读高小,初中。其后他参加了革命。1950年秋天,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冬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朝鲜,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与部队生活有关。195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散文《金达菜的怀念》。同年,他发表的山东快书《类延芳机智抓特务》获得了全军文艺会演创作和表演奖 |
|
发表时间:2019年12月11日 |
|
葛本仪: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她22岁成为大学教师,50余年不离山大讲坛,桃李满天下。国内在职的汉语词汇学博士生导师8人,其中6人出自她的门下。 她独辟蹊径,填补汉语词汇学研究空白。“十年磨一剑”,初试牛刀的《语言学概论》,年年都在重印,至今已发行了二十八年;《现代汉语词汇学》十年时间重印八次,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学的扛鼎之作,已先后被台湾和英国引进版权。 她是学界公认的汉语词汇学翘楚,却自称“未敢以为定论,只作引玉之言 |
|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5日 |
|
凌晨光:追忆我的导师狄其骢先生
|
编者按:狄其骢(1933-1997年),江苏溧阳人。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前曾任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文艺学综合研究所所长、文艺学学科带头人。先后独著、主编和与人合著《文艺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文艺学新论》等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文艺学家。本文是我院凌晨光教授为纪念狄其骢先生所撰写的回忆文章。 6月1日 |
|
发表时间:2017年12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