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杏坛”第91期:杨永龙试说“连X...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27日
“新杏坛”第95期:叶国良讲述中晚...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新杏坛”:李彬教授谈文化自觉与...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新杏坛”第98期:苏宝荣教授谈“...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9日
张克旭研究员谈“语义搜索与网络舆...
9月20日下午,新学期的首期“新杏坛”讲座在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上海语天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克旭先生做了题为“语义搜索与网络舆情监测”的讲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开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李开军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张克旭先生“一波三折,三易其业”的传奇经历,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之后,讲座正式开始。张克旭先生首先就“语义搜索”和“网络舆情”向大家作了
发表时间:2010年09月24日
“新杏坛”第9期:著名学者何寄澎纵...
2004年10月21日上午,台湾大学教务长、著名学者何寄澎教授做客“新杏坛”,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模拟与经典之形成诠释——陆机< 拟古>为例》的学术讲座,并就同学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解答。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文艺美学中心副主任陈炎教授主持。 何寄澎教授认为“模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书写方式,他的讲座也围绕“模拟”的主题分三部分展开。何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中陆机
发表时间:2004年10月22日
“新杏坛”第8期:张错教授讲述中西...
时值中秋佳节刚过,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新杏坛又迎来了自己多彩的一页。著名旅美学者、诗人张错教授在中秋节刚刚过后即来到山东大学。与9月29日上午8:00在文艺美学报告厅与在座的同学们共话“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学院院长陈炎教授主持了这次“新杏坛”讲座。 “我今天没有准备特殊的讲稿。我一直在作文学、艺术的一种领悟,我是把一些基本东西方的观点呈现出来供同学们参考。谦虚地学者带给我们的却是并不含蓄,反而
发表时间:2006年03月15日
“新杏坛”第33期:李敬泽先生畅谈...
10月13日下午四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第33期新杏坛迎来了一场题为“小说精神与中国之心”的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报告由同学们盼望已久的的中国《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先生主讲,由我院施战军老师和黄发有老师共同主持。 报告开始,施战军老师首先就李敬泽先生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李敬泽先生在当今文坛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巨大的影响,他的很多观点都曾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广泛关注。作为
发表时间:2006年03月15日
“新杏坛”第42期:孔庆东谈鲁迅的...
月19日下午3:30分,当代著名学者、来自北京大学的孔庆东先生走入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孔先生以其多年研究鲁迅及鲁迅作品的心得对鲁迅的当代意义进行了深入阐发。讲座由施战军教授主持。 孔先生以当代中国文化整合的问题开启整个讲座。孔先生认为,“如果中国能把文化板块整合起来,将是真正强大的景象”。因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都是经过一番认真地、比较长时间的清理,然后才能富强
发表时间:2006年04月20日
“新杏坛”第60期:石定栩谈生成转...
2007年4月3日晚七点,文艺美学报告厅,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石定栩教授做客第六十期“新杏坛”,以“生成转换句法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为题,给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的博士硕士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讲座由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主持。 石教授针对国内语言学界存在的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诸多误解等问题着重讲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石教授讲述了乔姆斯基形式句法理论的发展历史。从1957年荷兰出版的《句法结构》开始
发表时间:2007年04月04日
“新杏坛”第69期:刘士诚登上讲述...
曾在美联社工作38年,自1966年起至今仍为纽约时报工作的著名新闻人——David S. C. Liu (刘士诚) 教授,11月30日晚受邀来到文学院美学报告厅,在第69期“新杏坛”设坛开讲,讲述“2008美国总统与媒体”,为到场的同学系统展示和回顾了美国新闻界百年来政治选举与媒体的互动关系。文学院耿建华教授主持了此次“新杏坛”,文学院教师刘佳亦到场。 “新杏坛”自2005年5月开坛以来秉承
发表时间:2007年10月30日
“新杏坛”讲座一览表
“新杏坛”讲座 第一期(2004年5月25日) 文史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文史哲研究院的院长王学典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何中华教授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炎教授 第二期(2004年6月1日) 题 目 回应后现代与后殖民 主讲人 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晴佳 第三期(2004年9月6日) 题 目 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国际交流——文化的多样性与普遍性 主讲人 日本文部省与科学省独立法人媒体教育开发中心
发表时间:2007年11月28日
“新杏坛”第81期:张洪明教授和胡...
12月29日上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终身教授张洪明博士和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华博士在文艺美学报告厅共同做客文学院第八十一期“新杏坛”。两位教授谈论的题目分别是“诗律四问---兼评《四声三问》”和“柏拉图问题与生物语言学研究”。 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张洪明教授首先用朗诵、吟诵、歌唱的音档例证为大家区分了“显性律”(韵律、声律、节律)和“隐性律”(诵
发表时间:2009年01月04日
“新杏坛”第83期:洪浚浩谈“东西...
5月19日下午,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浚浩先生应邀作客文学院为师生们奉献了题为“东西方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洪先生首先以美国三大电视网、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的报道倾向为例证,分析了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的“多元化报道”现状,并进一步从美国媒体的传统价值、媒介属性等方面阐释了其报道倾向产生的原委。 洪先生
发表时间:2009年05月23日
中国社科院教授刘跃进、王达敏谈文...
5月29日晚7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跃进、王达敏做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06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兼谈文史研究方法”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教授孙学堂主持,我院教授孙之梅、李开军等出席活动。 讲座伊始,孙学堂对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单介绍了两位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并对讲座的内容给予极高的期待。 刘跃进首先
发表时间:2015年06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