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2016年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
|
山东大学已开始接受2016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全国同力平台的申请,该平台操作于2016年3月5日截止,要求获得学士学位的时间在2013年3月之前(如提前进行平台操作,操作时刻须学士学位满三年)。 现提供2016年同等学力硕士专业目录及统考科目,招生简章之后另行发布。请先参照专业目录,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同力平台)中向山东大学提出学位申请。具体操作 |
|
发表时间:2015年11月23日 |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年...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而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 |
|
发表时间:2011年06月21日 |
|
左东岭教授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发性...
|
10月25日晚7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左东岭教授做客我院“新杏坛”,在知新楼A606举办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发性问题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孙学堂教授主持,杜泽逊院长、李飞副教授等我院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孙学堂在讲座开始前寄语现场同学认真思考,积极提问。 讲座伊始,左东岭介绍了他所思考的“原发性问题”这一概念,即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或者某一重大学术问题的开创期,由于受时代、个体素质或学术 |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31日 |
|
我院玩家剧社举办2021年“洪闻戏剧...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引领广大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院与党委学生工作部于6月15日晚在中心校区音乐厅联合举办山东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话剧展演暨2021年“洪闻戏剧节”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周作福,我院党委书记张帅、院长杜泽逊、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刘方政、副书记王萌等受邀观看演出 |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7日 |
|
我院玩家剧社举办话剧《窝头会馆》公演
|
12月10号晚,由山东大学精品社团玩家剧社主办的“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19周年”专场演出《窝头会馆》在中心校区音乐厅举行。我院党委书记张帅,副院长马兵,党委副书记王萌,专职组织员沈文和夏冬红、于海燕、叶杨曦、肖映萱、赵鑫、果娜、张洪刚、李国强、姚蕊、张博等教师代表受邀观看演出。山东省话剧院王耀老师受邀观看演出并给出指导意见。 《窝头会馆》改编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排演 |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11日 |
|
杜泽逊教授谈《周易·系辞》晋韩康伯...
|
3月19日晚7点,我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泽逊主讲“新杏坛”,在知新楼A706室作题为“释《周易·系辞》晋韩康伯注之‘况’字”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以腾讯会议为媒介,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直播,校内外与会人数总计200余人。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李剑锋教授主持,我院党委副书记王萌在知新楼现场带队值守,学院研究生会随时保持线上响应,以保障讲座顺利进行。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李剑锋 |
|
发表时间:2020年03月24日 |
|
杜泽逊:研究生要成才
|
首先对2021年新入学的研究生同学表示欢迎。程相占院长要讲学习的方法,李剑锋院长、王萌书记刚才谈了一些注意事项,我就不谈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读研究生的情况,可能有借鉴作用。从1981年上大学,距今已经40年了,我上研究生的时间也比较长了,现在把当时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有一些参考价值,也可以借此来看到国家的发展。 1981年考大学,这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恢复高考的第5次招生。第一次招生 |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28日 |
|
深切悼念徐中玉先生
|
“我青年时代的思想人生转变是从山大开始的” ——徐中玉的山大求学时光 樊庆彦 2019年6月25日凌晨,著名学者、作家、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徐中玉先生去世,享年105岁。徐老一生淡泊名利,献身学术,笔耕不辍,道德文章皆为后人之楷模,他的离去不禁引起人们的无限怀念。徐老曾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院学习工作过,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对山大怀有 |
|
发表时间:2019年07月03日 |
|
杨惠文:那时的母校和我们
|
杨惠文,我院教授,1959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我们9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高考中的优胜者, 在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特殊的时代里,以20人取1的高考录取最高分,聚首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成为当年千余名入校新生中之翘楚。 也是天缘际会,我们是迁校后的首届大学生——1958年,山东大学才从青岛迁到济南。在一片荒凉衰败寂寥少人迹的旷野上,孤零零地矗立起两座三层楼和一间食堂后,就把 |
|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03日 |
|
这个冬季,聆听一个成长的故事
|
常常想起读书的时候,寒冷的冬季,躲在没有暖气的大学宿舍里静静地读书。虽然是天寒地冻,饥肠辘辘, 但内心深处常有一种幸福感悄然升起,因为手中的书,书中的故事,或是故事中时常闪烁的理想光泽……今天当我们观赏电视剧《南下》时,又一次唤起了那种情怀,想起那些清苦但充满阳光气息的岁月。 这是一段感人的往事。在风云变幻的1949年,中共中央一声令下,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数以万计的地方干部,紧急 |
|
发表时间:2010年02月01日 |
|
萧涤非与臧克家的师生之谊
|
在山东大学,知名教授萧涤非与著名诗人臧克家之间有过一段师生之谊。二人自此相识、相交、相勉、相忆,友情历久而弥笃,终成脍炙人口的人文佳话。 1930年,臧克家考入山东大学英文系。不久,他申请转入中文系。当时的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支持并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从此成为闻一多在山东大学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闻一多当时已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诗集《死水》,臧克家读了一遍又一遍。在闻一多的支持、指导之下,青年 |
|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07日 |
|
路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山大...
|
一九四九年前国立山东大学文科只有中文系和外文系,历史系是在1949年后才成立的。1947年8月我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时,一进青岛鱼山路的山东大学校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办公大楼墙壁上列出的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许多有影响的著名教授名单,这对新入学的学生是相当有影响的。第一行头一个就是文学院院长老舍,当时我感到能在这位伟大作家、名师亲自领导下的中文系学习,是莫大荣幸。但随后我又很失望,为什么 |
|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15日 |
|
萧涤非:当代的杜甫
|
萧涤非(1906-1991),已故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名忠临,生于江西省临川县茶溪村一个穷秀才家庭。 1933年,萧涤非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经导师黄节先生力荐,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专任讲师,所开第一门课即四年级必修课“词选”。这年他27岁,著名诗人臧克家就是当时同学中年龄比他还大的一个。 1936年秋,山大换校长,萧涤非被解聘。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其间生活极其艰难 |
|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03日 |
|
徐中玉
|
徐中玉,1915年2月出生,江苏江阴人,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名家。1934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 徐中玉在山大读书期间,老舍讲《小说创作法》和《欧洲通史》, 游国恩讲《名著选读》和《楚辞》,台静农讲《诗经研究》,叶石荪讲《文艺心理学》,真是群星闪烁,光彩夺目。通过跟随这些先生的学习,他认定了努力方向。同时,他还在学校发起成立了“山大文学会”,担任主席,经常 |
|
发表时间:2009年09月24日 |
|
程相占
|
一、简历 程相占,男,1966年7月15日生,河南新野人。现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英文期刊Contemporary Aesthetics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美学、生态美学 |
|
发表时间:2009年09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