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指导与职业发展建议,助力学术能力提升与未来职业规划,10月17日上午,我院文艺学专业成功举办“文心启航”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我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清玉教授、曹成竹副教授、陈硕副教授、2025级硕士辅导员张洪刚及文艺学全体研究生参会。

工作坊分为教师分享与学生提问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韩清玉首先进行经验分享。在发言中,韩清玉从梁启超、老舍、闻一多等先贤的学术积淀,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成立25年来的丰硕成果,全面回顾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学科的深厚历史与学术传统,并强调了“集体指导、导师负责”的培养模式,突出了这一模式兼具人文关怀与现实考量的特点。
曹成竹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中心,详细回答了确立选题、明确研究目标等常见问题,并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建议研究生“小论文可以灵活,大论文要严谨”。最后,他总结道:“本科生是常识性的,硕士生是方法性的,博士生是视野性的。”
陈硕老师则从现实角度出发,针对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形势,提出了“两年为周期”的时间规划理念,并建议研究生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专注专业学习、完成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又要积累跨领域知识、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之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韩清玉特别强调了“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指出“同学们今天的努力可能就构成了我们这个学科、我们文艺美学中心明天的美誉”。

提问环节结束后,张洪刚老师结合同学们的问题和老师们的解答,叮嘱同学们要合理规划时间,规划好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最后,张老师对同学们的未来寄予美好期许。
本次工作坊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更强化了学科认同感与集体荣誉感,为培养更多文艺美学学科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我院将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为深入推进中国文艺美学知识体系建构贡献力量,助力研究生在学术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