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跨学科深度对话平台,挖掘文学学科文化底蕴,5月15日下午,我院联合山东大学研究生会,于中心校区开展“SDU SEEK·文韵寻踪 共话新声”学科探访活动。此次活动共吸引30余名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通过实地探访与互动体验,共同感受文学院独特的学术魅力。

活动伊始,我院研会学术部干事于心雨作为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中心校区文史楼前的冯陆雕像。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冯陆高萧”的美誉广为人知。于心雨生动讲述了建筑背后所承载的院史故事,分享了学人间鲜活的逸闻趣事,使同学们深刻领悟到前辈学者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与不懈追求的科研精神。

随后,队伍移步至文史楼校经处,以儒学十三经、《永乐大典》为代表的研究成果格外引人注目,我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侯亚琳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校经工作的缘由、内容及意义。参观过程中,一面挂满手写校勘记的展示墙吸引众人驻足,同学们围绕校注细节展开热烈讨论,由此对古典文献学的高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紧接着,众人来到位于知新楼的语言科学实验中心,在先进的实验设备中亲身感受语言学学科的别样魅力。在方言实验室,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副教授黄维军与博士生陈禹风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学科奠基人钱曾怡教授及当下方言志的研究成果。在微观实验研究技术的展示中,数字化互动实验打破学科壁垒,生动呈现出方言学从田野调查迈向数字人文的范式转型,这一前沿探索引发了在场理工科同学的浓厚兴趣。




在语音实验室,我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副教授刘文结合专业特色,围绕语言学文化墙与先进语音采集设备展开讲解,系统展示了语言学学科在临床、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凸显出学科发展的巨大潜力。我院本科生李涵萌还与现场同学展开互动,通过专业设备开展眼动仪的程序设计及实操实验,帮助大家建立起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认知框架。




活动尾声,参观队伍行至知新楼院史墙前,讲解员于心雨重点解读了《毛主席致高亨先生信》《山东大学“两个小人物”》及《杜甫全集校注》等珍贵史料与学术成果,勾勒出文学院悠久的历史脉络与深厚的学术谱系。这些文献背后的学脉传承,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文学院的发展历程,切实感受到一代代学人薪火相传的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特别策划了趣味互动答题环节,通过方言与篆书问答游戏,将学术知识巧妙融入轻松体验。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有效提升了活动参与感。活动最后,研会工作人员为参与者颁发特色文创纪念品,本次探访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文韵寻踪,共话心声。此次学科探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同学们于实地探访中感受文学院深厚底蕴,在互动体验里拓宽学术视野。展望未来,我院将持续打造此类学术交流平台,以更富活力的形式推动学科对话,助力跨学科交融在守正创新中迈上崭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