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青音乡叙”推普调研团成员王科翔、王治杰、郝浩然同学分别来到朝阳市龙城区海龙街道文盛社区、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芬芳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为青少年儿童开展普通话推广与教学。
在朝阳市龙城区海龙街道文盛社区,王科翔同学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国家语言战略”等内容,系统阐释普通话推广价值,从适配时代交流节奏,到助力文化传承传播,清晰展现普通话在社会运行中的关键作用。活动设置丰富环节,“学习普通话”专题教学聚焦发音规范与表达技巧,为居民筑牢普通话基础;经典诗歌《我爱这土地》朗诵环节,以情感为纽带,让普通话成为传递家国热忱、凝聚社区认同的载体,实现乡音与规范语自然衔接。
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芬芳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服务站,王治杰通过趣味问答让青少年明晰普通话定义并就“为什么要学普通话”发起讨论,借助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内容讲解和送气与不送气等发音对比实践,帮助同学们掌握发音技巧。在重点讲解轻声、变调等特殊现象的基础上,王治杰借助绕口令、诗歌朗诵等形式巩固知识,提升了当地青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
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郝浩然以“家乡话与普通话”为切入点提问,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随后针对当地方言中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等特点,郝浩然重点讲解了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发音技巧,通过示范口型、触摸声带感受振动等方式,让同学们直观体会发音差异。郝浩然也带领大家进行情景对话演练,模拟超市购物、问路等日常场景,纠正同学们的发音误区。最后,郝浩然与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选段,铿锵有力的语调回荡在校园里,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山东大学“青音乡叙”推普调研团开展的这一系列普通话推广活动,形式丰富、针对性强,成效斐然。从朝阳市到威海市,再到临沂市,调研团成员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切实提升了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语言规范与文化传承的种子,助力他们在学好普通话的过程中,更好地汲取知识养分、传承中华文化,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未来的成长成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