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4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做客我院第373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室作了题为“文学批评:尺度与限度,学理与义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黄发有教授主持,史建国教授、何瑛副教授出席,吸引近百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黄发有教授对张清华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张清华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黄发有教授称赞张清华教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文学评论、诗歌研究等领域均堪称开创性的学者,其学术著作对广大师生具有深远影响。同时,黄发有教授还提到张清华教授在诗歌创作方面的独特风格和杰出成就,并表示张清华教授的到来必将为大家带来诸多启发。
首先,张清华教授以“文学批评:尺度与限度,学理与义理”为题,讨论批评的权利,提出了“power”和“rights”两种不同角色和身份在批评实践中的差异。他强调,在进行文学批评时,批评者需明确自身位置与角色,这将深刻影响批评的实践活动。
此后,张清华教授深入探讨“批评何为,批评为何”的问题。他表示,批评既是对话也是创造,文学批评本身应被视为一种文学创作,具有文学性、可读性和美学价值。
再次,张清华教授谈到批评的尺度问题。他强调,虽然批评存在多样性和多元性,但并非没有标准。他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和美学标准,并指出评判标准具有历史性,应随时代变化而调整。张清华教授强调,在谈论当代作品时,应关注其具体问题,怀有多样性、多元性和变动性的尺度,避免绝对性的比照。
随后,张清华教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讨论批评的道德禁忌问题。他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对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的深度解读,指出好的文学批评应合情理、合义理、合学理,至少三有其一。
此外,张清华教授阐述批评的“强制阐释”性。他表示,“强制阐释”是普遍且合理的存在,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大于对象,阐释可能压倒本体。他以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和弗洛伊德的方法论为例,进一步探讨这一观点。
最后,张清华教授提出批评的困境。他引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命题,指出在阐释的公共伦理角度下,“道”与“名”应是确定的;然而从实践范畴和实操意义上,它们又变得不确定。张清华教授强调,我们应对文学批评保持宽容和开放性。
黄发有教授代表师生对张清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他表示,张清华教授的讲座层次分明、观点新颖,对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师生们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同时,黄发有教授也感谢张清华教授在解读典型文本时所提出的独到见解,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法。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就文学批评的相关问题向张清华教授请教,张清华教授也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