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至16日,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5中国经学论坛在济南珍珠泉宾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我院与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教授、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康晓光教授、山东大学合作发展部副部长常世旺副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刘祖国教授、院长黄发有、院党委书记郭春晓、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杜泽逊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出版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校内外媒体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3月15日上午8点30分,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杜泽逊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并主持开幕式。
首先由黄发有院长致辞。他强调,经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根脉与灵魂,作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构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学术体系与精神世界;今日之经学研究,既要“返本”,更要“开新”,要使经典焕发时代生机,以经学智慧回应人类社会的共同关切;山东大学始终以传承经学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扎根典籍,守正创新,薪火不断;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推动经学与文学、哲学、史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融,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探寻经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让经学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我院黄发有院长
随后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康晓光先生致辞。他认为,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现代中国经学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记录的时刻。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经学积淀深厚。山大学者秉持“考据求真、义理求通”的治学传统和“守正创新”的治学精神,与敦和基金会“尊道贵德”的价值观深度契合。敦和基金会与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携手合作,期待经学中心将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进经学学科建设,成为经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海内外经学研究高地。

浙江敦煌慈善基金会康晓光理事
接下来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刘祖国副院长宣读《关于成立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的通知》。宣读完毕,曹现强、康晓光、郭春晓、黄发有、杜泽逊、常世旺、刘祖国共同为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揭牌。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刘祖国副院长

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结束,曹现强副校长代表山东大学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不仅是对经学这一古老学问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积极践行。在山东大学124年的辉煌历史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等领域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共同铸就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统,而以杜泽逊教授“校经处”为代表的经学研究团队,为新时代山东大学经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中国经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山大悠久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标志着山东大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是新时代条件下经学发展道路上的标志性事件。山东大学将携手敦和基金会,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推动中国经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从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努力将经学中心打造成为经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山东大学曹现强副校长
开幕式最后,杜泽逊教授向莅临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基金会同人表示感谢,对中国经学研究中心的四家合作共建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和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表示感谢,对发来长篇贺信的孔子研究院孔德立院长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杜泽逊教授
合影留念后,会议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主题报告会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才教授主持,我院龚鹏程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我院赵生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杨庆中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王钧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康晓光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虞万里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等八位专家分别以《〈龚鹏程批校宋本周易〉简释》《胡瑗的义理经学与宋学》《文王受命称王事征》《〈周易〉卦爻之结构及其哲学解读》《儒家经典诠释学何以可能》《〈体用范式:中华文明因革之道〉导论》《训诂起源与传播形态》《〈周礼〉民论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我院龚鹏程教授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

我院赵生群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杨庆中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王钧林教授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虞万里教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
3月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为中国经学论坛分组讨论环节。论坛共设四个分会场,每个会场举行3场小组讨论,一共100篇学术论文,12场主题研讨,包括经学通论、经学史、经学文献与小学、《尚书》学、《诗经》学、《春秋》学、四书学各1场,易学2场,礼学3场。学者们就各自深耕的领域畅所欲言,交流意见。研讨中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新材料层见叠出,或擅长文本考证,或擅长义理阐释,或作原典新探,或作学术史钩沉,或具全球视野,或具经世意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气氛热烈而和谐。
3月15日晚,与会学者一同乘车前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参观“经学馆”及“校经处”,专家们对山东大学的经学传承、学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校对经学中心的重视程度均有了更加直观、更加深切的体会。

与会专家参观山东大学经学馆

与会专家参观校经处
大会闭幕式于3月16日上午10点30分举行,由我院赵生群教授主持。首先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邓秉元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张克宾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蒋鹏翔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张文副研究员分别作分会场总结发言。随后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锷教授作大会总结报告。王锷教授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学,文化传承重在经学,经学研究大有可为;近年来,中国大陆经学研究日益繁荣,体现在文献大量刊布、资助多元、成果丰硕、队伍壮大、关注度高、学术交流频繁等诸多方面,经学研究即将迎来一个暖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锷教授
杜泽逊教授在闭幕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无论从学理上还是技术上而言,均是一次真正的跨学科研讨会,文、史、哲等诸多学科领域、诸多学术风格的学者共聚一堂,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他介绍,中心将创办《中国经学研究》集刊,每年编纂两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最后,杜泽逊教授宣布“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5中国经学论坛”圆满闭幕。